16℃的早上:风是刺骨的冷外卖小哥的订单多了心里也暖了

  今天(17日)上午,潮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西湖区五联东苑东门口的杭州美团配送古翠路站点,记录下低温天气下外卖小哥的辛劳。

  上午9点40多,虽然艳阳高照,但空气中依旧透着刺骨的寒冷。在站点门口,潮新闻记者见到了20多岁的骑手小陈。

16℃的早上:风是刺骨的冷外卖小哥的订单多了心里也暖了

  小陈来自山东菏泽,来杭州当外卖骑手不到10天。他每天上午10点半准时上线点半忙完第一个送单高峰,才有短暂的空闲,随后休息一两个小时,又会继续送单,一直要送到晚上八九点,才会回家休息。

  “昨天一天大概送了40多单吧外卖小哥的订单多了心里也暖了。”小陈说,也许是前两天开始降温的关系,订单确实比之前几天多了一些,不过相比订单的变化,他对杭州的低温印象更深,“气温是没我们老家低,但感觉这风要刺骨得多,杭州每年都这样吗?”

  谈线多个外卖小哥陆续在站点前停下了电动车。他们都和小陈一样,戴着厚厚的手套。有的头盔里还带着棉帽子,车前装了挡风板,还有在膝盖上绑着挡风的护膝。

  “我护膝之前弄丢了,昨天下午骑着车,风一吹两个腿冻得直发抖。”36岁的骑手老王说,为此今天早上,他专门换了一条厚裤子。

  老王是河南洛阳人,从老家来杭州一个多月,一直在站里当骑手。最近降温以后,每天平均跑30单。“前两天下雨,单子特别多,中午和傍晚两个高峰,基本没停过。”

  10点不到,站长刘璐拎着一个餐箱回到站点。餐箱里装满了冒着热气的包子、豆浆和茶叶蛋,这是他为骑手们准备的早餐。

  “我们先去开早会吧。”刘璐在站里放下餐箱,见骑手们基本到齐,就把大家带到边上的竞舟路上,开起了早会。早会的内容除了整理仪容、清洗餐箱外,主要与交通安全有关。开完早会,他又叮嘱大伙吃早饭:“天气冷,吃点早饭再上线,今天包子、豆浆、茶叶蛋管饱管够……”

  小陈和老王们将餐箱绑到电动车上,在刘璐的招呼下回到站点,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餐后,便匆匆地跳上车,开始送餐去了。

  刘璐25岁,是河南洛阳人。他2021年3月来杭州当外卖小哥,去年6月来到五联东苑当站长,今年是他来杭州的第三个年头。

  他所在的站点,配送的区域主要在西湖区文新、古荡和翠苑三个街道,站里的外卖员不到30人。每天根据外卖员的个人意愿分为三个班次,像老王、小陈他们属于中班,人数最多;此外还有早班和晚班,早班从早上7点开始配送,一直送到下午1点半,傍晚时分再上线点上线,主要配送午餐、晚餐和夜宵,最晚到12点,当然如果遇上特殊情况,可能会到凌晨。“昨晚就有一单外卖订单,因为一直联系不到买家,直到凌晨1点半才送完。”

  他今天的第一单外卖发生在早上7点多,距离他起床上线不久——有用户在平台上某包子铺点了早餐。好在取餐、配送的地址离他住处不远,所以他用了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任务。

  刚送完这一单,第二单又接踵而至……就这样,一个上午他接连送出了5单,忙得脚不离地,将近9点才吃上了自己的早饭16℃的早上:风是刺骨的冷。

  “今天还好,因为是周末,买早餐的人不多。”他说,如果是工作日,写字楼里的白领上了班,订单可能又会多一两单。“晚上应该还能再完成10多单,争取今天完成30单。”

  记者注意到,小夏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仅穿了四五件衣服,戴着厚厚的手套,脸上还带着挡风面罩。小夏说,这是他每天送餐的“标配”。

  “我是早班,这个季节昼夜温差大,早上一直都很冷,不这么穿,出不了门。”小夏解释,对于今天杭州的气温,他觉得还好,“今天没下雨,风也没昨天大,所以好受一点。”

  正说着,站长刘璐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片暖宝宝,递给了小夏:“来来,我给你个好东西,你早上出门的时候,贴在脚底,很快就能见效。”

  刘璐说,每酷暑低温等极端天气,都是外卖小哥跑单的高峰,天气越冷,雨雪越大,收到的订单会越多,相应的,外卖小哥的工作量也就越大。“前两天又是下雨又是降温的,站内一天能出700~800单,同比上周增加了15%。”刘璐说,送外卖的,赚的都是辛苦钱。

  不过刘璐也说了,他感觉杭州市民也都很能理解外卖小哥的辛苦,“前两天就有很人给我们骑手打电话,让他们雨天慢点送,也挺感动的,杭州果然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潮新闻记者获悉,在寒潮及特殊雨雪天气情况下,为了保障骑手能够安全配送订单,美团配送杭州已启动应急机制,对恶劣天气区域的订单采取了增加订单配送补贴、延长配送时间、剔除超时差评等措施,帮助骑手降低配送压力、减少后顾之忧,让骑手们安心送餐。

  此外,近半个月以来,美团配送在杭州的专送及众包站点也已陆续开始发放新的手把套、护膝等防寒保暖物资,同时配送站点也增加了早餐、下午茶、夜宵时段给骑手们提供水饺汤圆、姜茶、骨头汤等保暖饭食的频次,让骑手们送餐之余也能在站点吃上热乎的饭菜。